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盲人钢琴调律网 >> 首页 >> 音乐知识 >> 西方音乐知识问答
西方音乐知识问答
作者:51tiaolv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50959 更新时间:2010-8-30 13:46:14

    十二世纪时的社会新发展,又导致了知识阶层的形成。骑士阶层、庄园主阶层从宗教人士中泾渭分明地分离出来了。这样,骑士阶层和庄园主阶层萌发了创造一种独特的、有别于宗教界文化的想法。其结果,出现了一群骑士,他们自己作诗,再谱上乐曲,并时常自己演奏这些作品。这些人最早出现在法国南部。他们用法国南方通用的文学语言奥克语,写出了一些抒发对比自己身份高贵的贵妇人爱恋之情的诗歌,再把它谱成单旋律的乐曲。这群骑士被称作游吟诗人(Troubadour)。游吟诗人的艺术,在法国南方的普瓦捷(Poiti-ers)、图卢兹(Toulouse)、纳博讷(Narbonne)、范塔多尔等地的宫廷里盛行起来,为十二世纪的文学及音乐艺术增添了不少光彩。

    临近十二世纪中叶,这一艺术传到法国北部。在国王的宫廷、诺曼底的宫廷及香巴尼(Champane)伯爵的宫廷里,法国南部的诗歌和音乐开出了迷人的花朵。游吟诗人艺术给北方的艺术家们以很大的刺激,因此产生了用法国北方方言奥依尔语演唱的游吟歌手(Trouv~res)。就此,南方式的爱情艺术逐渐带上了北方的色彩,并慢慢程式化,形成一种理想式的求爱形式。十二世纪到十三世纪期间,游吟歌手们一直唱着爱情歌曲,这种艺术的精华经过十四世纪的纪尧姆·马考尔特(Guillaumede Machaul 1300—1377),被繁荣于十四世纪后叶到十五世纪的勃艮第(Burgundy)公国的艺术所继承。

    游吟诗人及游吟歌手的艺术,一直在贵族阶层中获得发展和好评。但在这个时代也有许多人不愿受这种封建秩序的束缚,过着与圣职人员大相径庭的生活。他们在自由的生活中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在一本由拉丁语和俗语写成的、称作《博伊伦之歌》(Carmina Burana)的世俗歌曲集中,充分反映了他们对当时社会体制的猛烈抨击,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中世纪下层社会的情况。

    人们很容易认为,中世纪文化仅仅是宗教人士及贵族阶层等有教养的知识分子推动发展起来的。.实际上,众多的平民对创造中世纪文化也作出过很大的贡献。戏剧就是知识阶层与民众一起创造的一种有代表性的艺术。戏剧一开始是作为一种宗教活动出现的,后来渐渐转到民众之中。而音乐始终是戏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世纪的戏剧是作为音乐戏剧逐步得到发展的,它给社会与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由此看来,中世纪音乐与中世纪社会、文化有着异常密切的关系。了解了这样的社会背景,我们便知道中世纪的音乐是有着它自己的生命力的。

04  问:中世纪时期的多声部音乐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答:中世纪的多声部音乐开始出现于十世纪前后,但完全可以肯定在那以前已有多声部音乐存在,只是现存最早的乐谱都是十世纪左右的。初期的多声部音乐,称作“平行奥干奴姆(Organum)”,它将以前的格列高利圣歌列入高声部,下声部则以四度或五度一音对一音地进行歌唱。后来,这样的二声部“奥干奴姆”不仅仅再是纯粹地平行进行,人们开始尝试加入各种协和音程,使用一音对多音的技巧。当然,这些早期的“奥干奴姆”音乐,清楚地显示了音乐理论书中所说的纯理论性。

    到了十二世纪,多声部音乐在修道院中建立了稳固的基础。特别是法国南部利摩日的圣·马夏尔修道院(St.Martiai)和西班牙西北部的圣地亚哥寺院成了创作多声部音乐的主要中心,在那里诞生的虽然也同样是二声部“奥干奴姆”音乐,但其作曲技巧之高超,、与十一世纪以前的同类音乐不可同日而语。

    十二世纪后叶开始,文化从修道院向都市中的大教堂转移。发展多声部音乐的阵地也随之转向大教堂,其中心便是巴黎圣母院。在那里,从十二世纪末到十三世纪初,出现了莱奥尼纳斯(Leoninus)和佩罗蒂纳斯(Perotinus)两位大作曲家,他们的创作活动,使多声部音乐获得了飞跃发展。莱奥尼纳斯写下了二声部乐曲的大部曲集;佩罗蒂纳斯对此进行了修改,使节奏的变化更为系统,更为统一。佩罗蒂纳斯还创作了一些三声部、四声部“奥干奴姆”音乐。这些音乐的风格与我们所熟悉的古典派和浪漫派音乐截然不同,以致欣赏这两位作曲家的“奥干奴姆”音乐时,往往会产生一种错觉,误认为它是现代音乐。

    这些以巴黎圣母院为活动中心的作曲家,一般被称作“圣母院乐派”。除“奥干奴姆”音乐以外,他们还从事诸如康达克特斯(conductus)以及经文歌等音乐的创作。所谓康达克特斯,简单地说,就是整个声部基本上以一音对一音谱写的自由乐曲。而经文歌则是“奥干奴姆”音乐的发展所带来的一种派生音乐,它摘取“奥干奴姆”音乐作品的一个部分,再在它的第一个声部里填上新的歌词。到十三世纪后半个世纪,还出现了三声部曲、四声部曲,还出现了许多在各个声部里配上不同歌词的乐曲。当然,可以想象,听这些经文歌的时候,是很难听出各部的不同歌词的。这些经文歌的歌词内容,起先是将格列高利圣歌的内容加以加工而成,从十三世纪后叶至十四世纪所作的经文歌中,有很多是用法语歌唱的恋歌,就是说,宗教音乐的经文歌已逐渐向世俗音乐转变了。

    一方面,多声部音乐最初作为宗教音乐出现,通过经文歌踏入世俗音乐的领域。但是在另一方面,从十三世纪末期起,也有过一开始就把多声部音乐直接用于世俗音乐的尝试,这种尝试在十四世纪的法国全面展开,其中心人物是马考尔特。马考尔特自己写作恋爱诗歌,然后将它谱成多声部乐曲。作品以二声部曲、三声部曲居多,间或也有四声部曲。马考尔特为世俗多声部音乐规定了固定的形式,如叙事曲(Ballade)、回旋曲(rondo)和叙事歌(virelais)等等。这些形式虽在十三世纪已经出现,但马考尔特将它的地位确立了下来。它一般被称作歌曲定型,一直沿袭到下一个世纪。

    十四世纪,意大利也出现了多声部世俗音乐。以兰第诺(Francesco Landino 1325—1397)为首的一批作曲家着手创作这种音乐,于是牧歌、舞曲、猎歌等二声部、三声部音乐作品相继诞生。所以,可以说十四世纪的多声部音乐是在世俗音乐的领域里大显其威的。

    十四世纪的法国多声部世俗音乐,通常被统称为歌曲(chanson),多声部歌曲逐渐成为在这个世纪末急速崛起的勃艮第公国主要的艺术形式。到十五世纪中期,以杜飞(Guillaume Dufay约1400—1474)、卞舒阿(GillesBinchois约1400—1460)为首的勃根第乐派的作曲家们,创作了大量表现宫廷爱情的多声部歌曲。他们的歌曲一般有三个声部,可说是中世纪多声部歌曲的最后的丰硕成果。杜飞等人同时也写下不少多声部宗教音乐,这些作品是即将来临的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的最初成果。这样,中世纪时期,多声部音乐与单旋律音乐同时并进,取得了丰富多彩的发展。

  05  问:中世纪时期的乐谱是什么模样?

答:象现在一样用活字印刷的乐谱得到普及是在十六世纪以后。中世纪时,乐谱都是手抄的,而且是抄写在价格昂贵的羊皮纸上,因而,乐谱也是一笔可贵的财富。由于这个原因,那些乐谱的抄录者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心谱写音符和歌词,还把歌词的第一个字母写成漂亮的美术字体,以求美观。一份新的乐谱在那时并不是想买就可以马上买得到的,而是要在旧的乐谱上重新抄写。所以,新创作的音乐作品不能很快普及到各地去,一般只是在一个狭小的地区内受到欢迎。只有在偶然的机会,乐谱抄本被某人带到别的地方,或是远方来客将主人持有的乐谱抄本复抄后带走时,作品才能传播到较远的地方去。十五世纪,金属活字发明以后,人们才初次萌发了印刷乐谱的想法。十六世纪初期,意大利首次出现了用活字印制成的乐谱,从而取代了手抄乐谱。

    那么,中世纪时手抄乐谱是不是我们现在常见的五线谱呢?回答是否定的。事实上,中世纪所用的各种记谱法是与五线谱截然不同的。例如,记录格列高利圣歌的叫做调式(Neume)乐谱。这种乐谱最初只是以简单的记号表明乐曲的上行或下行,以助记忆。以后为了能标明音程关系,开始划一至二道横线即开始使用谱线。在谱线上明确标有什么符号是什么音,这就是音符号的开端,被记上的一般是C音或是F音。又过了很长时间,G音符号才开始使用。不久谱线的数量增多,变为是四条或者五条,音符也出现四方形或菱形的了。

    此外,圣母院乐派的“奥干努姆”(Orsanum)早期复调音乐,使用的是调式(neume)记谱法。十三世纪下半叶以后,在创作复调音乐的时候,开始有意识地正确区别音程的长短,因此产生了与此相适应的定量记谱法。中世纪的音乐就是依靠这些形形色色的记谱法而流传至今的。

  06  问:美术领域里的文化复兴旨在复兴古代文化,音乐领域的文化复兴也是如此吗?

答:在音乐领域中的文艺复兴是什么?这是很难回答清楚的问题。这同时也牵涉到文艺复兴时期音乐始于何时,终于何时的时期划分问题。实际上,要对一般意义上的文艺复兴——不单是音乐艺术上的——情况作明确的说明,并非易事。有人认为:美术、文学等方面的文艺复兴是复兴古代的文化,这是一种教科书式的解释。复兴古代文化确是文艺复兴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对文艺复兴下这样的定义,已落后于时代了。

    根据这个定义来看音乐艺术,只有在十六世纪的理论书籍中论述过的古希腊半音阶手法与四分音阶法的音乐,十六世纪后叶在法国出现的韵律音乐,以及十六世纪末期以复兴古希腊戏剧为目标的歌剧的诞生等事实才与之符合旷而歌剧的出现正是巴洛克音乐的开端,而不是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的特征。

首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末页
  • 上一篇文章:拉赫玛尼诺夫的爱情《狂想曲》
  • 下一篇文章:现代世界最著名钢琴家
  • 本站资源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文章搜索